一、电子信息(12项)

1、新一代移动通讯用超导接收系统

【技术开发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研究所

【技术简介】新一代移动通讯用超导接收系统由小型高效低温制冷机、超导接收器件、绝热真空室和控制器组成,小型高效低温制冷机可为超导接收器件提供-200℃低温环境,是全套系统的核心部件。系统具备低噪声、高灵敏度和高可靠性等特点,可有效解决移动通讯快速发展、3G4G基站并行存在带来的信号干扰严重、通讯质量差等问题。目前国外你只有一家企业可以中等规模批产,但对我国实行关键技术封锁。技术开发单位作为国内唯一一家从事移动通讯用超导接收系统生产的企业,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部分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现技术开发单位已完成批产关键工艺攻关,正在开展产品中试,准备进入规模化生产线建设阶段。目前已在部分省市与运营商联合进行了12个通讯基站、30余次联机测试,效果良好,得到运营商高度评价。

【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适用范围】军用、民用通讯基站,如原有3G基站改造、新建4G及未来5G基站建设和其他特殊通讯领域

【专利状态】授权专利18

【技术状态】批量生产阶段

【合作方式】合作研发、技术服务

2、硬件加密技术

【技术开发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9研究所

【技术简介】加密技术是基于国产密码算法芯片,采用优化的硬件结构和高速的数据传输通道,为上层应用提供高性能的密码服务和密钥管理功能。

【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适用范围】工业控制系统、数据库保护、CA中心、安全网关、信息发布系统等

【专利状态】授权专利1

【技术状态】小批量生产、工程应用阶段 

【合作方式】许可使用、合作开发、融资需求

3、车载双波段融合技术

【技术开发单位】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京北方长城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技术简介】我国已成为当前国际上最大的汽车市场,随着车辆的不断增加,交通事故数量也不断增长。目前国内各地区的高速公路照明路灯装配不齐全,汽车自身车灯的照明又非常近,给夜间行车安全带来隐患。世界知名汽车品牌均在不断发展高水平的车载夜视系统,满足具备消费能力人群的高端需求,同时,积极发展低成本的车载夜视系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夜间驾驶的保护神。我国作为汽车消费大国,有必要发展满足各种需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车载夜视系统。

【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适用范围】车辆夜视技术在黑夜没有任何灯光照明的情况下能清晰准确的观察路面环境情况,尤其是在雾、雨、雪的天气条件下,可以观察到前方路况。  

【专利状态】授权专利4

【技术状态】小批量生产阶段

【合作方式】投资需求、合作研发

4、新型元器件封装外壳及封装产业化

【技术开发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河北中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简介】本项目产品100Gbps陶瓷外壳在光通讯器件陶瓷外壳领域属于高端产品,产品与日本Kyocera产品水平相当,属于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唯一能生产此类产品,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100Gbps封装外壳作为模块技术的重要部分,是实现100Gbps光电通信模块功能、方便使用、保证长期可靠性的关键。产品的结构设计、电性能设计、布线设计、可靠性设计等技术领先,在金属墙-陶瓷绝缘子结构的开发应用和设技术研究方面尤为突出。

【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适用范围】通信技术领域

【专利状态】授权专利 13 

【技术状态】批量生产阶段

【合作方式】投资需求、合作研发、技术服务

5、智能 IC 卡芯片

【技术开发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

【技术简介】技术开发单位自主研制的智能 IC 卡芯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大容量、安全性好的双界面智能卡芯片。采用大容量FLASH 技术作为卡内程序和数据存储单元,相同的面积可实现更大容量的存储,一卡多应用平台可支持程序和算法的后台下载。芯片支持真随机数发生器,多种对称和非对称加密算法;具有温度异常检测、电压异常检测、频率异常检测、版图优化、抗DPA攻击等多种保护手段。芯片采用高速 8052 内核,速度比通用 8051 芯片快 3 倍,支持内部时钟或外部时钟,具有先进的低功耗设计,支持不同级别的低功耗模式,更好地满足非接触大容量应用。

【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适用范围】金融 IC 卡、居民健康卡、建筑工地人员管理卡及企业园区一卡通等国内相关行业性应用

【专利状态】授权发明专利 7 

【技术状态】批量生产阶段

【合作方式】投资需求、合作研发、技术服务

6、二次电源技术

【技术开发单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天津航空机电有限公司

【技术简介】技术开发单位把航空领域的二次电源应用于轨道交通产品开发研制之中。在产品设计中采用电源变频技术,使产品在各种负载状态下均可实现较高的转换效率;采用电源均流技术,使产品的热应力得以分散,提高产品可靠性;采用智能负载管理技术的采用,使整机电源系统和负载状态监控智能化。

【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适用范围】轨道交通、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 

【专利状态】已取得专利1

【技术状态】小批量生产阶段 

【合作方式】合作开发、技术服务、产品销售

7、薄膜电路用大尺寸精密氧化铝陶瓷基片

【技术开发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技术简介】技术源自于起爆器用高纯超精抛光氧化铝陶瓷基片。通过研发掌握了高纯氧化铝陶瓷基片的成型、致密、超精抛光等关键技术,基片产品的材料性能及光学性能优异,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可应用于厚膜电路、薄膜电路基板,还可作为陶瓷覆铜板、半导体致冷器、臭氧发生器及电子陶瓷元件的薄型承烧板。

【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适用范围】电子行业

【专利状态】已取得专利1

【技术状态】小批量生产阶段 

【合作方式】合作开发、风险投资、产品销售

8、刚挠结合PCB技术

【技术开发单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深南电路有限公司

【技术简介】通过应用刚挠结合印制板,可实现设备中不同控制模块间的立体电气互联,替代传统的电缆连接方式,解决传统的电缆互联带来的诸多问题。可以大幅度减少设备尺寸、重量。

【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适用范围】在民品市场消费终端向短、小、轻、薄方向发展,通讯、汽车、医疗设备等均遇到设计瓶颈,开始大量采用该种设计。技术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工控、汽车、通信、手持终端等领域。 

【专利状态】已获得专利1

【技术状态】小批量生产阶段 

【合作方式】合作开发

9、功率快恢复二极管研制技术

【技术开发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九院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技术简介】针对快恢复二极管高可靠应用要求,航天七七二所从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上进行了创新开发,针对芯片结构设计、制造工艺、封装工艺等技术进行了一系列技术研究,可提高产品的整体性能。目前相关技术已经开发并应用在其它高可靠快恢复二极管产品中。 适应冶金焊接的芯片台面结构设计:保证器件满足击穿电压指标要求,同时有利于减小各种寄生效应,提高器件可靠性 高浓度多层复合外延:降低器件正向压降,避免大剂量离子注入以及长时间的高温扩散工艺,简化工艺步骤、缩短工艺加工周期 平滑台面高可靠多层复合介质膜钝化保护:提高击穿电压,降低反向漏电流稳定的铂扩散载流子寿命控制:使器件的铂杂质分布达到最优,实现器件快恢复多层金属化电极系统和背面金属化:抗恶劣使用环境,提高可靠性多级场限环和场板复合平面结终端:实现器件高耐压,保证器件具有较小的漏电流真空高温芯片冶金焊接:降低芯片应力,减小器件的正向压降,提高抗热疲劳性玻璃金属密封工艺技术:形成对芯片良好的保护层。

【技术水平】国际先进

【适用范围】电动汽车,高速列车,开关电源,不间断电源(UPS),风机及水泵调整系统,交、直流电力交通系统,电解炉、高频加热装置,逆变焊机等

【专利状态】已取得专利1项,已申请专利1

【技术状态】批量生产阶段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产品销售

10、大电流连接器技术

【技术开发单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简介】该产品接触件多为冠带孔、弹簧孔等形式,此类接触件由于其良好的接触性能和耐环境性能在电流传输中能承受较大负载。该产品结构能适合复杂恶劣的环境,保证内部电流的持续传输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适用范围】电动汽车领域

【专利状态】已申请专利5

【技术状态】小批量生产阶段 

【合作方式】股权投资

11、单片BD2/GPS双模导航芯片

【技术开发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技术简介】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东南亚的覆盖,于201212月进入试运行阶段,为我国开展北斗导航芯片的研制和产业化提供了必要条件。

【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适用范围】航运、交通、车载监控、车载导航、手持及物品跟踪、电信/电力授时、气象探测等

【专利状态】已申请专利5

【技术状态】样品、实验室阶段 

【合作方式】技术服务

12、新一代无线移动通信用射频集成电路及模块

【技术开发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技术简介】1)射频控制类集成电路技术。采用成熟的0.5um PHEMT技术加工的PHEMT具有较低的沟道电阻,较高的击穿电压,加上精确的金属膜电阻技术和通孔技术,可以实现低插损、高隔离的射频开关芯片设计。(2GaAs多功能IC的设计技术。在IC设计中,采用E/D PHEMT技术,将增强型和耗尽型器件集成到一个工艺平台上,提高产品集成度,减小芯片面积,提高产品性价比。(3)功率放大器的线性补偿和温度补偿技术。通过在HBT基极有源偏置电路上引入电容元件,对器件基极大信号工作下的射频电流分量进行补偿;通过引入镜相电流源的办法,对产品高、低温下的直流偏置点进行补偿,并在设计中模拟整个放大器的高、低温线性特性,保障器件高低温工作特性和可靠性。(4)射频多芯片多功能集成电路。采用多层PCBLTCC作为电路的互连基板技术,采用三维电磁场分析软件HFSS进行整板设计的仿真和优化。

【技术水平】国际先进 

【适用范围】射频集成电路及模块主要应用于移动通信领域,是未来3G4G移动通信设备关键元器件之一 

【专利状态】已获得专利2

【技术状态】批量生产阶段

【合作方式】股权投资

二、纺织、食品(14项)

1脂肪酸蔗糖单酯的合成方法

【技术开发单位】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技术简介】蔗糖酯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安全、无毒、可完全生物降解且应用广泛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本项目通过改进蔗糖在脂肪酸酯中的分散效果,提高了蔗糖和脂肪酸酯的界面反应效率和转化率以及蔗糖酯的单酯含量。开发了一种高效、绿色的脂肪酸蔗糖单酯的合成方法和工艺。合成的系列蔗糖酯的产率在 60%左右,较已报道的传统方法有了较大的提高,并且该合成反应具有很好的选择性,蔗糖酯产物主要为单酯(含量超过 92%),二酯和三酯含量极少。

【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适用范围】食品类

【专利状态】申请专利 1 项 、已授权专利 1 

【技术状态】完成实验室研究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技术服务

2蛋白质纯化用新型生化分离色谱介质生产技术

【技术开发单位】江南大学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技术简介】生化分离介质应用于生物医药和生物工程领域,特别是单克隆抗体药物等产品的生产过程。本成果开发应用“gel in a shell”复合结构设计,形成陶瓷/琼脂糖复合刚性生化分离介质,具有不可压缩性,操作流速高,密度高,易装柱,配基密度高等特性。此外,在蛋白质纯化功能基团的开发方面,本成果能提供包括rProtein A、辛巴蓝、去内毒素、镍离子螯合、疏水类配基、离子交换类配基等主流功能基团的偶联工艺,最终产品能够达到进口产品的质量。

【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适用范围】食品类

【专利状态】申请专利 3 

【技术状态】批量生产阶段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3稻米资源综合利用

【技术开发单位】江南大学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技术简介】本技术是对稻米加工副产物--碎米和米糠进行综合利用,提高其附加值。

碎米利用:(1)采用酶法生产大米淀粉糖浆的同时,对副产物米渣进行纯化,制备高纯度的食品级大米蛋白粉。(2)采用酶法技术,制得符合美国 FDA 指标的高品质大米淀粉,同时制取分子量主要分布于 1001000Da 的大米蛋白多肽粉。米糠利用:(1)米糠经稳定处理后,提取米糠油及各种微量元素。同时制取食品级的脱脂米糠、高纯度米糠蛋白及米糠纤维。(2)将全脂米糠进行处理,制备米糠植脂末,全脂米糠等产品。

【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适用范围】食品类

【专利状态】申请专利 5 项 、已授权专利 4 

【技术状态】批量生产阶段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4低醇黄酒生产技术及成套设备

【技术开发单位】江南大学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生物工程学院

【技术简介】将黄酒通过高压泵打入反渗透装置,控制透过液流出以及其他合适的工艺条件,经过循环反渗透操作,即得低度黄酒产品。采用该法生产低度黄酒,不要改变黄酒的正常生产工艺,操作简单,产品酒精度可达到 8%9%,与原酒相比,酒精度可降低 40%50%。所制得的低度黄酒能够保留原黄酒的各种风味物质 85%以上,酒体丰满,口感淡爽,低度黄酒的理化指标和稳定性都符合要求,符合了现代消费者的需求。

【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适用范围】食品类

【专利状态】申请专利 1 项 、已授权专利 1

【技术状态】试生产阶段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5联产高附加值产品的过氧化氢酶清洁生产工艺

【技术开发单位】江大绿康生物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技术简介】本项目利用能耗低的常温浸提、膜分离、高效干燥、离子交换、酶法水解等技术,在提取过氧化氢酶的同时,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加以综合利用,不但做到了废水废渣零排放,而且联产出“特种饲料诱食剂”、“肝水解肽”、“乙酰辅酶 A”、“促肝细胞生长素”等高附加值产品。整个加工工艺具有低碳、环境友好的特点,研究思路新颖,技术工艺先进,产品附加值高,提取收率高,生产成本低廉,实现了农副产品深加工和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适用范围】食品类

【专利状态】申请专利 8 项 、已授权专利 7 

【技术状态】批量生产阶段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6酶法油脂脱胶用复合磷脂酶

【技术开发单位】江南大学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技术简介】该复合磷脂酶是以本实验室自主构建的重组大肠杆菌所产磷脂酶 A1 和磷脂酶C 复配而成,可广泛适用于大豆油等植物油的酶法脱胶工艺应用。利用该复合重组酶在一定工艺参数条件下进行脱胶试验,脱胶油磷含量可降至 5 mg/kg 以下,完全能够满足油脂物理精炼的要求,与诺维信商品化 Lecitase Ultra 产品的脱胶效果基本一致。目前本项目正在从酶学性质和脱胶机理两方面更深入的研究该复合脱胶酶的脱胶性能和应用潜力,以期进一步开发具有知识产权的食品级生物脱胶用酶制剂产品。

【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适用范围】食品类

【专利状态】已授权专利 2 

【技术状态】中试阶段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7浓缩杏汁和天然果酸生产方法

【技术开发单位】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技术简介】本课题为一种天然果酸、浓缩杏汁和杏粉的生产方法。以杏为原料,生产天然果酸、浓缩杏汁和杏粉,该工艺其特征是杏去核匀浆后加入果胶酶进行酶解,酶解离心后残渣用按上述条件进行第二次提取,去除残渣,将两次上清液合并浓缩,浓缩后的上清液过树脂柱,用水洗脱,洗脱下的溶液浓缩后得浓缩杏汁,然后用 50%乙醇洗脱,洗脱液经 60~70℃真空减压浓缩后经干燥得固态天然果酸。

【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适用范围】食品类

【专利状态】申请专利 1 项 、已授权专利 1 

【技术状态】小批量生产阶段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8基于乳酸菌直投菌技术的黄酒浸米工艺改进关键技术

【技术开发单位】江南大学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技术简介】本项目从米浆水中分离筛选出对黄酒发酵有益的乳酸菌,经过高密度培养,然后以直投剂的形式加到黄酒发酵中进行发酵,技术成果不仅可以改进黄酒浸米工艺,减少固定资产投资,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能显著减少米浆水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实现节能减排;此外,还可以实现黄酒酿造过程的可控制性:一方面,避免了因浸米浆水的大量使用导致黄酒中氨基酸含量过高而引起的口感粗糙等问题,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黄酒产品中由自然乳酸菌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

上一篇:资本推进军民融合 力图战略突围 下一篇:中关村首届科技军民融合专题赛项目路演成功举办